青少年叛逆
青少年叛逆
IT培训
广告招商

孩子容易暴躁叛逆是什么原因?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但他们身心发展并不同步。或是生理发育落后于心理发展,或是生理发育提前于心理发展,从而出现心理危机。渴望独立、追求个性、摆脱束缚是这一时期他们的特征。而由此滋生的叛逆暴力行为往往让家长和父母猝不及防?那么孩子叛逆暴力如何处理?

http://ask.dengchina.cn/uploads/article/20210804/141e52ff4ec880e1618e9d8ea9778383.jpg

孩子暴力叛逆

心理学上认定的青少年叛逆心理鉴定标准为:持续半年以上固化的情绪失控、行为失控表现,经常性出现攻击型语言行为,对于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无自责反省,反对主流价值,不认同主流生活模式。总的来说,叛逆期又叫成长危险期,一般出现在8-18岁之间。

其典型特征为反家长、反老师;有时甚至会为了否定而否定,故意和家长对着干、对着说;认同或尝试一些另类的思想和行为: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反常,经常有自己不能控制的情况出现;少数孩子会出现行为反常、性格突变,甚至引发暴力现象。

青少年叛逆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生理上的暴力和心理上的暴力。前者是指使用推、踢、殴打、杀害等生理行为。后者则包括讥笑、取消、散播谣言、谩骂等语言上的暴力及排斥、不友善、心理折磨、种族歧视、恐吓等情感上的暴力。

以下几个角度可以分析为什么孩子容易产生暴力叛逆。

一:生理角度

青少年的孩子是在长身体的时期,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很兴奋,一旦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冲动,暴躁,不耐烦,好生气,容易产生一些攻击性行为。

二:认知角度

年轻人不成熟,对事物有片面的了解。他们很容易被别人引诱,特别是同辈群体的影响,如果有什么,首先会出现,不管后果如何帮助。

再者青少年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有限,没有解决难题的能力,即使不受外界影响,也会发展出一套抗拒侵害的办法,那就是暴力行为了。因此衍生了孩子使用暴力、迷信暴力的现象。

三:心理学角度

攻击性行为与青少年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调查发现,暴力犯罪者具有以下特点:偏执、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稳定、紧张、喜欢寻求刺激,但易受挫折、缺乏自信和自尊。

青少年涉世未深,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并不完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不能正确判断,容易模仿他人,而对于模仿对象又没有更好的理解,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近年来青少年叛逆暴力现象屡禁不止,在对其他学生带来非常大创伤的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应该得到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加强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在社会完善的法制环境下共同帮助青少年安全度过暴力叛逆的危险期。

注意:吐槽知乎网只是一个问答与文章免费发布平台,所有信息均有会员免费发布,不产生金钱交易,如果你有资金往来,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调查清楚,确认无误在选择,否则造成你的损失,由自己承担,本平台概不负责,谢谢!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狗粮批发
嘿,进入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