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就医报销不想跑断腿?这个政策一定要了解!小豆社保代缴
在过去,跨省异地就医的医疗费报销是一件比较烦琐的事,往往缺少一份材料就要来回跑,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身体不好的人,不仅承受垫付医疗费的经济压力,还要受乘车来回颠簸之苦。
今年6月份,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住院能直接结算。
此后异地就医员工只需拿着报销单据和医保卡,便可直接结算住院费用,大大减少了“跑断腿,报销难”的尴尬情况。
那么,所有人都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吗?应该怎么申请?别急,我来一一给大家解答。
No.1
哪些人能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1.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
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指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3.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
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4. 异地转诊人员
指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也就是当地医院无法治疗或未治愈,需要异地就医,且当地医院开具了转诊证明的患者。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一些地区急诊入院人员也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医疗费直接结算。
No.2
如何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呢?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我们三步走。
第一步:先备案
参保人员需要在异地就医前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备案,办理时需要提供本人社保卡、身份证等。
在办理中经办机构会采集一些必要信息,例如:
1)是哪种备案人员类型
2)是去哪里就医
以上是通用流程及信息,不同地区可能会有差异,建议办理前先打个电话跟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确认好。
第二步:选定点医院
可以在社会保险网或者是拨打当地12333电话咨询。
截止今年九月底,定点医疗机构已经达到13995家。
【温馨提示】
备案到省本级或省会城市的,省本级和省会城市的所有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支持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到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就医,备案到就医省份即可,不用备案到地市和区县。
第三步:持卡就医(很关键)
选了定点医疗机构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持卡办理入院和出院结算,否则会被医院误以为是自费人员,出院时很难转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了。
No.3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能报多少呢?
全国各地的医保结算比例、起付额等等都不一样,目前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结算采用这3项报销原则——“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
1. 就医地目录:能报什么,看就医地的
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
2. 参保地政策:能报多少,看社保的参保地
执行社保参保地的支付政策:包括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
3. 就医地管理:管理,听就医地的
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医疗信息记录、医疗行为监控、医疗费用审核等。
看到这里,关于异地就医报销相关的事情你都清楚了吗?
注意:吐槽知乎网只是一个问答与文章免费发布平台,所有信息均有会员免费发布,不产生金钱交易,如果你有资金往来,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调查清楚,确认无误在选择,否则造成你的损失,由自己承担,本平台概不负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