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初二学生丁丁的妈妈来到学校的教导处,向老师倾诉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痛苦:最近,我家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我满足他的物质需求,苦口婆心教育他,他却无动于衷,每天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甚至不愿意和我们交流沟通。平时孩子也都在有意无意地疏远我。我很想关心他,但孩子却表现出敌视的态度。真的不明白,我辛辛苦苦把孩子带大,却换来孩子如此冷漠的态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
http://ask.dengchina.cn/kefu/lifeng.html?zkj
听完丁丁妈的倾诉,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丁丁写的作文一《妈妈,请你听我说》,丁丁妈读完信,眼泪夺眶而出:“以前也知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却没有想到现在孩子心中装着这么多的事!”
1.理解是什么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不听话,不能了解自身的辛苦。同样的,孩子也渴望父母的理解:我已经长大了,我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那么,什么是理解呢?
理智的家长说:“对孩子的理解, 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将心比心。”
懂事的孩子说:“对自己的理解,是一种坦诚;对父母的理解,是一种做父母的体谅。
是啊,做父母的,如果凡事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家庭教育就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反之,不能理解孩子的父母根本无法摆脱由此带来的烦恼与痛苦。
父母要学着去了解孩子的情绪起伏,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因此,家长只有充分理解孩子,才能针对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
2.理解可以跨越“代沟”
父母们偶尔也可以向孩子学习。在一个家庭里,由于父母与孩子的经历不同、文化背最不同,尽管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代沟”仍不可避免。但是,“代沟” 是可以跨越的,充分的理解就是两代人之间互动的桥梁。
每天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父母乐于欣赏带有民族化色彩的节目或传统曲,孩于追求流行、时尚的元素,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关键是两代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做父母的不妨也欣赏一下年轻人的流行歌曲,孩子也可以试着欣赏一下老爸老妈喜欢的传统戏曲,也许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有了相互理解,就有了共同分享交流的平台,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和谐家庭的生活之美。
3.理解需要“换位思考”
作为父母,如何才能理解孩子呢?首先应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譬如说,关于孩子的两个“反抗期”。2岁到4岁时,出现“第一反抗期”,青春期出现“第二反抗期"。处在反抗期的孩子,父母应正确引导,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其次,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心理需求,将心比心,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去揣度孩子的内心。
注意:吐槽知乎网只是一个问答与文章免费发布平台,所有信息均有会员免费发布,不产生金钱交易,如果你有资金往来,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调查清楚,确认无误在选择,否则造成你的损失,由自己承担,本平台概不负责,谢谢!